数字检察开启司法救助新格局

  时间2023-07-1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检察工作部署,今年以来,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将数字检察与司法救助融合,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以数字检察多维度推动司法救助工作的开展。日前,通过数据筛查已为1名救助对象提供多元救助,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是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通过运用大数据模型对2020至2023年本院办理的623件民事、刑事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拓宽线索来源,发现其中涉及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人身伤害类案件高达85%,救助案件的类型存在高度的同一性。同时,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从整合本院单一数据入手,联合民政、妇联、残联、人社等多家单位,利用线上线下数字资源,围绕贫困户、残疾人、欠薪人员等群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搭建线索筛查模型,开展大规模的数据筛查和对比,共筛选出救助线索3条。后经承办检察官对上述线索进行核查,有1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

2019年5月,于某某因受到刑事伤害导致左眼失明,现无劳动能力。旅顺口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0月19日判决被告人赔偿于某某各项费用合计24737.06元,因被告人无力支付赔偿款项,判决无法执行,至今于某某未得到加害人的经济赔偿。通过大数据模型筛选后,承办检察官到于某某家进行走访看望,发现于某某系二级精神残疾人员、特困人员,目前与其监护人马某某一起生活,马某某系无业人员,二人生活非常困难。于某某的诉求通过法律途径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但其诉求具有合理性,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为切实解决其目前的生活困难,实质性化解信访矛盾,检察机关启动了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对于某某救助1万元,目前已经进入到司法救助金发放环节,并与区人社局联系,对被害人提供适宜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司法救助工作从以往接受困难受害人上门求助或其他业务部门移送线索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上门服务的主动模式,逐步实现从人工数字筛查到数字平台搭建,通过大数据全链条分析碰撞,将司法救助贯穿办案全过程、各环节,真正实现精准救助。

司法救助工作传递司法温情,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下一步,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理念,同时继续深化推进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的应用,以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工作提质增效,为司法救助工作注入新动能。